前所未有!突然清倉大甩賣!
分類: 最新資訊
簽名詞典
編輯 : 簽名大全
發布 : 04-14
閱讀 :375
全球知名品牌暇步士,在中國市場突然掀起前所未有的大促。據悉,近日在成都、上海、山東等地商場的暇步士售賣區內,滿是低至一折的羽絨服、沖鋒衣、衛衣等,引消費者蜂擁排隊搶購。誕生于1958年的美國品牌暇步士,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定位中高端市場。如今為何突然清倉大甩賣? 暇步士店鋪宣傳。圖片來源:第三方平臺截圖知名大牌,一折清倉甩賣!幾個月前,店里買幾件冬裝可能上萬元,現在竟然百元就能買到!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4月11日至12日,記者在多家暇步士實體店看到,從早上10點商場剛開始營業就有大批消費者涌入,到晚上近9點,店內仍是人來人往。人最多時,僅排隊買單就要等一個多小時。有消費者表示,幾千元的大衣能以一折購入,就算又熱又擠也值得了;有消費者稱,親眼所見不少人用編織口袋在裝,一人提幾麻袋走。圖片來源:社交平臺截圖還有消費者表示:“成箱的衣服還沒等到被掛上臺,就被大家搶完了。”該消費者稱,這幾天輾轉多處搶購,已買了20多件該品牌的服裝。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但也有消費者表示“難以接受”。“真的很難理解,之前一件T恤都要八九百元,怎么現在這么便宜。”有忠實用戶表示,這些年在該品牌買了價值數萬元的服裝,如今自己“很受傷”,無法接受暇步士現在的“白菜價”。而暇步士店員則表示,忙到晚上才吃上當天的第一頓飯,促銷這幾天,店內單日流水幾乎都超過30萬元。該店員稱:“我們有位老客戶,一次性就買了2萬多元的服裝,這放在以前至少要花10萬元。”為何大促?1958年,美國沃爾弗林集團創辦了品牌暇步士,商品以休閑鞋、服飾為主,而后的半個多世紀中,引領了歐美休閑時尚。貓王、滾石樂隊、巴菲特等名人都曾被拍到穿上暇步士產品。 圖片來源:暇步士官網截圖往日動輒千元的服裝,而今以“骨折價”售賣,暇步士難道要倒閉了?對此,多家暇步士的店員向每經記者表示,該品牌的服裝“很好賣”,有店員表示自家店去年流水達300多萬元。據悉,不愁賣卻突然大促,主要原因是“換了新老板”。“現在的老板不要這批貨了。”一位店員表示,自己所在的暇步士店鋪之后會從商場撤柜。記者現場采訪時,還遇到部分消費者表示,此前充值的購物金還沒用完,有些人卡內還有數千元甚至上萬元未使用。去年已易主2023年9月1日,嘉曼服飾公布,以自有資金收購暇步士(Hush Puppies)品牌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區域IP資產,包括“暇步士”、“Hush Puppies”等核心商標以及全品類的155個相關商標和2項專利、4項著作權、6項域名等IP。此次交易總對價為58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27億元)。2023年9月4日,嘉曼服飾在公開活動中曾表示,對于之前做的比較好的暇步士授權商依然持有積極合作的態度,愿意繼續以現有模式去共同經營暇步士品牌。但是后續如果有一些經營效果不太理想的合作方,也不排除將品類收回自營的可能。2024年1月,嘉曼服飾再發公告稱,收購暇步士資產的相關交易已全部完成。這些外國巨頭們也頹了近段時間,歐美快時尚閉店風波再起。Zara4月9日,#ZARA2個月連關9家店#登上熱搜。很快,Zara品牌方否認了這一消息,稱兩個多月里“共關閉惠州、東莞、上海寶山三家店鋪”。根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財報,2018年Zara在中國內地的店鋪數量是183家,截至2024年1月31日,僅剩96家。其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2022年已經完全退出中國市場。H&M公開資料顯示,H&M集團門店數量從2019財年末的5076家減少到2023財年末的4369家。在2024財年,H&M集團預計新開店100家,關店160家,全球門店總數將進一步減少約60家。截至今年2月29日,該集團門店凈減少31家至4338家。重新洗牌時至今日,歐美快時尚已經既失了時尚,又失了速度。隨著電商興起,商家開店門檻降低,眾多線上服裝店冒頭,野蠻生長的白牌(指渠道商/平臺商品牌)得以上桌。艾媒咨詢《2019年中國服裝電商行業研究與發展分析報告》顯示,五成消費者愿意購買網紅宣傳服裝。2023年,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服飾行業發展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顯示,“Z世代”逐漸成為服裝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國潮”“國風”成為其偏好風格。 伴隨社交媒體成長起來的這代消費者,追求個性、多樣化,而這就需要品牌敏銳捕捉消費者中的細分需求和流行趨勢變化。但傳統的渠道模式決定了快時尚品牌們在這個時代有些吃力,門店租金、員工開支、倉儲運輸令他們左支右絀,無暇顧及互聯網三日一變的趨勢。Zara也在發力線上渠道。2023年11月,Zara在抖音以走秀形式直播帶貨。但數據顯示,Zara自開播以來的銷售成績未有明顯增長。這也許意味著,國內屬于Zara們的歐美快時尚年代,逐漸過去了。來 源 | 每日經濟新聞、廣州日報、艾媒咨詢、時代財經、中國新聞周刊SFC本期編輯 劉雪瑩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