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萬內地客赴港跨年賞煙花上半年過夜客人均消費7605港元
分類: 最新資訊
簽名詞典
編輯 : 簽名大全
發布 : 01-18
閱讀 :362
2024年1月1日,絢爛的煙花綻放在維多利亞港口上空。 新華社發“為了一場跨年煙花,特意來了一趟香港。”剛在香港過完元旦假期返回廣州,小陳就激動地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游玩攻略,“維港的煙花太浪漫了!所有的等待都值得。”和小陳一起,當晚在維港兩岸觀賞煙花迎接2024年到來的市民和旅客總計約有48萬人。歲尾,港澳兩地旅客雙雙迎來全年高峰,僅2023年12月31日跨年日當天,內地訪港旅客人次超19.5萬,入境澳門旅客高達17.5萬人次,均創全面復關以來最高紀錄。復常這一年,除了購物,內地客游港澳逐漸轉向City Walk、戶外游、藝術展和演唱會等深度體驗項目,每月不斷的大型活動吸引著游客重返港澳。客流 元旦假期超90萬人次入境 跨年日赴港澳客流均創新高全面恢復通關后,港澳游的火熱逐漸回升,在2024年的元旦假期到達巔峰。在多場跨年活動的帶動下,元旦假期三天,港澳兩地總計入境旅客超90萬人次。其中,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訪港旅客共計52.9萬人次,內地游客占81.9%。2023年12月31日跨年夜當天達到全年巔峰,訪港旅客達22.7萬人次,內地游客超19.5萬,占比86.1%。澳門特區元旦假期三天迎來入境旅客超過39.9萬人次,澳門特區治安警察局數據顯示,跨年夜當天,澳門入境旅客超過17.5萬人次,為2023年及疫情后單日入境旅客新高。為迎接2024年,香港旅游發展局(以下簡稱“香港旅發局”)于跨年日舉行歷年最大規模“香港跨年倒數”匯演活動,跨年煙花長達12分鐘,為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跨年煙花秀。澳門旅游塔頂也綻放煙花,還有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澳門跨年倒數演唱會,陪伴市民和游客共同慶祝新一年的來臨。實際上,2023年香港各大公眾假期,港澳入境旅客數量均出現峰值。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每日出入境人次統計數字梳理發現,2023年4月29日(即五一黃金周假期第一天),內地訪港旅客在年內首度突破單日15萬人次大關,隨后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圣誕小長假和元旦假期,單日內地訪港旅客均超15萬人次,并不斷刷新紀錄。圣誕小長假期間,香港每晚上演的“冬日維港水上煙火”吸引了大批內地游客。2023年12月23日,內地訪港旅客約16.2萬人次,數據創新高。澳門圣誕假期旅游表現亦相當突出,2023年12月23日-26日期間的旅客總量超越疫前,日均旅客約11.4萬人次。根據香港旅發局最新統計數據,從2023年全年來看,有超2650萬人次訪港旅客來自內地,另據澳門特區政府網站消息,2023年入境澳門旅客約2823萬人次,日均7.7萬人次。 赴港澳度周末人數飆升 周六訪港內地客超10萬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眾假期,內地客赴港澳度周末的習慣又回來了。從數據來看,2023年全年,單日內地訪港旅客超10萬人次的天數有69天,其中有60.9%都是周六周日,另有10天為內地公眾假期。總體而言,2023年逢周六訪港人數飆升,全年52個周末中,有31個周六訪港內地旅客人次超10萬,占比近60%。尤其是下半年,7月、8月、11月和12月的每個周六,訪港內地旅客人次均超10萬。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民調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在去過港澳旅行的內地受訪者當中,每季度去港澳1-3次以上的受訪者占比達到44.16%,每月去1-3次的受訪者也有近20%。相比2020年前,2023年前往港澳次數更多的受訪者占比最高,接近四成(38.5%),前往港澳頻率跟疫情前差不多或者更多的受訪者占比近七成。深圳市民秋秋對南都記者表示,雖然僅一海之隔,但疫情三年沒去香港,非常懷念以前周末去香港逛逛的日子。“去年通關后,周末去吃吃逛逛的日子又回來了,‘一周一行’簽注政策對深圳居民來說也非常方便。”秋秋說。據了解,持“一周一行”簽注的深圳市戶籍居民可在每個自然周的周一至周日前往香港1次,每次可在港逗留7天。香港市民Annie也感受到了內地游客周末來港的熱情,她從事保險業,2023年周末過來香港跟她面談咨詢的客戶也多起來了,她告訴南都記者:“感覺基本上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不過,我也更頻繁地回內地見客戶了,總體而言,交通方便,工作效率也變高了。” 新消費 去年暑期港澳游最熱 多愛打卡科普親子游根據數據統計,暑期8月內地客港澳游達2023年流量巔峰。當月,訪港內地旅客數量超343.53萬人次,訪澳內地旅客超232.26人次,均為年內各月內地訪客數量巔峰。其中,2023年8月內地訪港旅客日均超11萬人次,其余各月日均內地訪客數量最高未超過10萬人次。暑期是傳統旅游旺季,在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兩大重量級文化場館每天人流如織,香港書展也吸引大批家長和學子。澳門在暑期推出系列亮點活動,如“澳門創意美食齊體驗”“玩轉官也街”等。澳門科學館8月無休天天開放并舉辦一連串科普活動,成為親子游的好去處。廣州市民鐘女士就熱衷于安排港澳遛娃之旅,她告訴南都記者,去年下半年開始,幾乎每月都去港澳游玩,暑假去了2次。她認為港澳兩地獨特的城市文化氛圍,能讓小朋友在家門口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多元碰撞。“澳門科學館的天文科普活動很吸引小朋友參與,特別適合親子游。女兒還很喜歡去迪士尼樂園,也帶她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打卡了,香港的展覽非常注重與觀眾的連接,能引導孩子主動參與互動。”鐘女士說。在深圳念大學的佳琪同學去年暑期也多次赴港澳游玩,欣賞藝術展、看電影、逛逛博物館,對她具有難以替代的吸引力。去年香港書展她去打卡,其間深港兩地開通香港書展直通車。數據顯示,2023年7月19日-25日香港書展舉辦期間,共有76.5萬內地游客訪港。香港貿易發展局深圳代表曾沂靖表示,“香港書展有將近一百萬人次入場,有不少是深圳的朋友。” 文娛盛事吸引內地客赴港 受訪者迷上港澳City Walk內地旅客訪港還明顯受到大型文化娛樂和展會活動所驅動。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交叉對比發現,從2023年3月起,大型文化娛樂活動往往成為內地旅客訪港流量一大因素,無大型文化娛樂活動期間,客流量往往有所回落。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民調數據還顯示,過半數(51%)受訪者迷上了在港澳城市漫游(City Walk),超四成(44.5%)受訪者選擇主題公園游,逛藝術展、博物館(36%)和徒步爬山等戶外運動(29%)也頗受歡迎,還有18%的受訪者選擇赴港澳參加音樂節、演唱會等觀演娛樂活動。有34%的受訪游客表示,2023年重返港澳旅游,就是因為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吸引力強。在重慶工作生活的Nicole,去年和朋友赴港澳追了多場演唱會。“每次去香港,第一晚看演唱會,第二天睡醒去徒步,麥理浩徑我走了兩次,海岸線無敵了!”在她看來,如今從非沿海地區內地省市南下去港澳旅游越來越方便,從重慶西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高鐵2023年4月1日恢復開行,國慶節前這趟高鐵的運行時長還進一步縮短了94分鐘,南下香港更快了。 愛買珠寶鐘表衣物化妝品 在港過夜內地客人數增多疫情前,內地旅客一直是香港特區旅游收入的最重要來源,復常的2023年,內地旅客仍為特區旅游收入帶來真金白銀。香港旅發局數據顯示,疫情前四年(2016-2019年),過夜內地旅客在香港的年均總消費開支超過1200億港元,年人均消費支出超6800港元。2023年上半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過夜內地旅客在香港的人均消費支出超7600港元,超越疫情前水平。香港旅發局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旅游消費數據顯示,從全部市場旅客來看,過夜旅客的消費金額是不過夜旅客消費金額的6.7倍,內地過夜旅客的消費是不過夜旅客的5.1倍。內地過夜旅客消費金額占全部市場旅客的67.5%,在不過夜旅客中,內地旅客消費金額占比更是高達88.7%。在過夜和不過夜旅客中,購物都是大頭,內地過夜旅客購物消費金額占比在52%左右,不過夜旅客購物消費金額占比達77.7%。內地旅客助力香港零售業市場在通關后逐漸復蘇,2023年上半年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同比顯著增長20.7%。其中受旅客歡迎的品類增長最為迅猛,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同比升幅高達74.3%,衣物、鞋類及有關制品同比大增50.4%,藥物及化妝品同比上升39.1%。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內地旅客在港過夜的比例相較于疫情前已大幅上升,從2019年的37.23%提升至2023年的46.67%,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這或許得益于香港特區政府去年9月啟動“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目前已推出超過25個項目,超過80個商場延長營業時間并推出優惠活動,吸引游客消費。香港旅游業議會總干事楊淑芬表示,“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越來越多的旅客愿意留在香港過夜。‘香港夜繽紛’活動開展以來,酒店入住率已經超過八成,有時接近九成,已經和疫情前相近。” 建議 豐富夜間游項目放寬免稅額 提升港澳游體驗留住過夜客需要看到的是,盡管港澳游旅客數據不斷刷新紀錄,但仍有一些值得提升之處。比如跨年夜當天,內地訪港旅客創新高,但看完煙花秀后的凌晨,出現通關口擠塞,滯留排隊等待的情況,引發討論。有不少觀點認為,香港留客過夜的吸引力還不夠,內地旅客即日折返的比例仍較高。從全部市場旅客來看,不過夜旅客中來自內地客的占比仍然維持在85%以上水平。對此,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表示,香港要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并留住過夜旅客,確實需要一些巧思和策略。首先是要豐富夜間旅游項目;其次,優化酒店住宿體驗也是關鍵;再者,加強旅游宣傳同樣重要;此外,改善通關效率也是提升旅游體驗的關鍵環節。港澳還應當如何優化跨境消費環境、提升消費體驗?在受訪旅客們來看,港澳兩地三年來為普及移動支付作出的努力對內地游客已經越發友好。“沒想到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幾乎已經覆蓋全港,確實比以前更方便了,臨走前我充值的八達通幾乎沒用到。”三年多沒去香港的小徐感嘆道。采訪中有好幾位內地游客提出,“移動支付在港澳已是大趨勢,但還是有部分餐廳、大部分的士堅持只收現金,希望能進一步普及。”此外,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熙接受大公報采訪時指出,“目前仍有不少地方值得特區政府繼續爭取,例如要爭取開放更多‘個人游’城市、提升內地旅客免稅額、推出更多‘一周一行’甚至‘一簽多行’等政策,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其中,提升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這一建議已有多位專家提出,如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瓊吁放寬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至三萬,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也曾建議香港免稅購物額度放寬至10萬元。在朱克力看來,放寬免稅購物額度首先可吸引更多內地游客前往港澳旅游購物,其次有助于增加旅游收入。此外,放寬免稅購物額度還有助于推動港澳地區零售業發展。零售業是香港經濟重要支柱之一,放寬免稅購物額度將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購物,進一步促進零售業繁榮發展。南都調研總第183期 監制:戎明昌 劉江濤策劃:王衛國 鄒瑩統籌:張純 關健明統籌編輯:董曉妍采寫:南都記者 熊潤淼 數據來源:香港旅游發展局、香港統計年刊、香港入境事務處、澳門旅游局、澳門旅游業統計報告等支持機構(排名不分先后):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 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 珠海大華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 佛山市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